http://47.104.187.219/Img/2025/8/pc202508307f61ddccbf5f448da5017264b2cb13c0.jpg
作为 OEM 品质人员,日常工作常周旋于品牌方标准、代工厂产能与产品一致性之间,《专业主义》一书如同一盏明灯,让我对这份工作的
http://47.104.187.219/content/2024-08/15/002795.html

等待处理…

共读一本书——《专业主义》

作者 品质管理中心 许良鹏
2024/8/15

作为 OEM 品质人员,日常工作常周旋于品牌方标准、代工厂产能与产品一致性之间,《专业主义》一书如同一盏明灯,让我对这份工作的 “专业” 内核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​

书中提到 “专业是在多方博弈中找到最优解的能力”,这与 OEM 品质管理的核心挑战高度契合。OEM 模式下,品牌方有严苛的质量标准,代工厂追求生产效率,而我们就处在这两者的张力之中。之前有个合作项目,品牌方要求的某外观参数标准极高,代工厂多次调试仍难以达标且产能受限。若一味强硬要求代工厂符合标准,可能导致交期延误;若妥协放宽标准,又会损害品牌口碑。受书中 “专业者要兼顾原则与弹性” 的启发,我们组织三方技术研讨会,用数据证明在某一区间内的微小偏差不影响产品性能,最终推动品牌方更新标准,同时协助代工厂优化工艺流程,既守住了质量底线,又保障了生产进度。这让我明白,OEM 品质人员的专业,不是机械地执行标准,而是在坚守核心质量原则的基础上,寻找各方共赢的解决方案。​

“穿透表象,直击本质” 的思维方式对 OEM 品质工作至关重要。代工厂的质量问题往往错综复杂,有时表面是某道工序的操作失误,实则可能是员工培训不足、设备老化或原料批次差异等深层原因。之前一批产品出现涂层脱落问题,代工厂初步判断是操作人员未按规程操作,我们没有轻易下结论,而是按照书中 “层层拆解问题” 的方法,追溯到原料存储环境的温湿度异常。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OEM 品质人员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,要像侦探一样,用专业的分析能力挖掘问题的本质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隐患。​

书中关于 “专业者要成为连接的桥梁” 的观点,也让我深有感触。OEM 模式涉及多方协作,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质量。我们曾遇到品牌方更新了某测试方法,却未及时同步给代工厂的情况,导致一批产品按旧方法检测合格,按新方法却不达标。这件事之后,我们建立了一套信息同步机制,确保品牌方的标准变更、代工厂的生产异常等信息能第一时间在各方流转。这正是专业主义在协作中的体现,通过主动搭建沟通桥梁,减少信息差带来的质量风险。​

读完《专业主义》,我更加坚定了在 OEM 品质管理道路上的专业追求。未来,我会以更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潜在质量风险,以更灵活的方式平衡多方需求,以更高效的沟通促进协作,让专业主义成为保障 OEM 产品质量的坚实后盾。

上篇:正风华 从头越|四季沐歌2025拓展训练圆满结束
下篇:共读一本书——《专业主义》
分享到

© 2019 日出东方

↑ TOP